8种常见涂料弊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

阅读量:417

导读在涂料施工中有许多不知道的可能发生的弊病,这些弊病都有其独特的诱发因素,下面将为大家介绍8种弊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1.发花--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贮存或干燥过程中,一种或多种颜料离析或浮出并在色漆或漆膜表面集中呈现颜色不均的条纹或斑点等现象。答: 原因分析:①颜料分散不良,导致颜料分离;②漆料干燥过快;③表面助剂使用不当。 预防措施:①确保颜料分散良好; ②使用慢干溶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稀释剂;③使用防蜡剂或防油剂;④一道施工不可太厚。2.金属漆发花--特指金属漆在施工时发生金属粉分布或排列不均而导致颜色不均匀现象。答: 原因分析:① 施工走枪不均匀;② 喷涂过湿;③ 使用不良稀释剂;④ 喷涂气压不对;⑤ 漆料本身施工性不好。 预防措施:①使用正确的走枪方式和气压;(一般气压稍大、喷幅稍大、走枪快不易发花);②稍微干喷;③使用正确稀释剂。3.起气泡痱子--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汽等气体或两者兼有的泡,这种泡在漆膜干燥过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答:原因分析:① 不正确的刷涂方法,或不适于刷涂施工的漆料以刷涂施工;② 漆料对底材湿润能力不够,或底材处理不净;③ 溶剂挥发过快(使用过快稀料或加温过快);④ 单层施工过厚或(和)每道间隔时间过短;⑤ 聚氨酯油漆中含有水分;⑥ 漆在5℃以下施工并干燥也易出现。预防措施:①严格按说明操作;②底材处理干净;③使用合适的表面助剂;④喷涂湿膜有足够的闪蒸时间,对厚湿膜应有更长的闪蒸时间才能烘烤;⑤烤漆避免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或(和)干燥。*附注:起"痱子","痱子"形状与起气泡很相似,但一般要小,起因也存些类似又稍有不同,痱子的起因主要有:①漆料对底材湿润能力不够,或底材处理不净;②溶剂挥发过'快(使用过快稀料或加温过快);③单层施工过厚或(和)每道间隔时间过短;④聚氨酯油漆中含有水分或在潮湿环境中干燥;⑤烤漆在5℃以下施工并干燥也易出现;⑥漆膜未完全干燥即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完全干燥也可能会出现)。*痱子的形成比较复杂,最可能引起痱子的是溶剂保留和水分作用,烤漆因有较强溶剂保留能力而易起痱子,在较高温度环境中,剧烈的溶剂挥发与较强深剂保留会造成溶剂蒸汽滞留于漆膜内,从而形成痱子,低温下,湿漆膜流动性差,特别是表面因溶剂挥发造成温度偏低,流动性更差,更宜造成溶剂蒸汽滞留,另外水分也易引起痱子,漆料里水分和施工环境中的潮气起痱均匀,而漆膜受潮气侵蚀而起的痱子往往不均匀,有如虫爬一般有一定图样。预防措施:①改善漆膜干性,从而改善漆膜溶剂释放性;②避免低温下施工干燥③降低溶剂极性,从而降低了漆膜对溶剂的保留能力;④使用正确的表面助剂,改善表面透气性;⑤使用正确的稀释剂和固化剂。4.针孔--一种在漆膜中存在着类似于用针刺成的细孔的病态。答:它是由于湿漆膜中混入的空气泡和产生的其他气泡破裂,且在漆膜干燥(固化)前不能流平而造成,也应由底材处理或试涂不当(漆膜过厚等)而造成。针孔烘干型干燥的漆种较易出现针孔(包括双组分自干聚氨酯漆)。针孔为一很细小如针眼样的穿透整个漆膜的小孔,会降低漆膜的密闭性,使外部水分等浸入漆膜至底材。原因分析:①底材,漆料或稀释剂含有水分。(水分会与双组份聚氨酯固化剂反应生成C02气体);②底材粗糙有气孔。③涂料中加入低沸点溶剂过多或干燥剂过多;④漆膜涂布太厚使外干内,内部溶剂挥发造成针孔;⑤高温烤漆反应过快,可加入适量丁醇防止。5.桔皮--漆膜呈现出桔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喷涂施工(尤其底材为平面)时,易出现此病态6.流挂--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答:注:流挂可由整个垂直面上涂料下坠而造成的类似幕帘状漆膜外观,亦称幕状流挂;也可由局部窄缝或钉眼等处的过量涂料造成的窄条状下坠,亦称条状流挂;泪状流挂是条状流挂的一种特殊形式。7.咬底--在干漆膜上施涂其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施涂或干燥期间使下的干漆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脱离的现象(通常的外观如起皱)。答:原因分析:①底涂未干就涂面漆。②底涂为油基,如:醇酸,面涂溶剂溶解力强且涂装过厚。③纤维素类自干漆或自干丙烯酸漆涂于为完全干燥的其他漆上。④底漆溶剂溶解能力一般,面漆溶剂溶解能力较强。⑤底、面漆不配套。8.渗色--来自下层(底材或底漆)的有色物质,进入并透过上层漆膜的扩散过程,因而使漆膜呈现不希望有的着色或边色。答:原因分析:①底漆颜色太深,面漆颜色过浅。②底漆未完全干。③底漆中含有迁移性较厉害之颜料,如:红色颜料。
© 2020 恒润漆业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31001号-1
技术支持:希品设计